近期,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使用內嵌芯片、外印二維碼的新型數字化號牌,便于監控識別和通過移動終端查詢信息,實現溯源核查及非現場取證管理。鼓勵對外賣等行業用車進行分類登記備案,發放專用號牌,為深化社會共治創造條件。要求加強重點路口、路段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技術監控設備建設,提高對電動自行車闖紅燈等嚴重交通違法的發現取證能力。
南京公安研究院的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解決方案采用“超高頻RFID+視頻”雙識別技術,由帶“芯”數字化車牌、發卡系統、視頻射頻一體化管控網絡、大數據管理平臺組成,實現非接觸、遠距離、動態甄別電動自行車電子身份,精準捕捉交通違法行為,為非現場執法提供有力依據,建立“事前有效監督、事后有效溯源”的科學管控機制,維護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
國標帶芯車牌 數字身份溯源監管
電子標簽為一體式數字化車牌,封裝于車牌內,采用加強筋設計,超聲波焊接封裝,具備耐候性、耐腐蝕等特點。內嵌有國產自主可控的無源超高頻RFID芯片,為電動自行車提供唯一可信數字身份,確保電動自行車可溯源、可監管。通過數字化車牌能識別多種違章行為,且信息采集和傳輸采用硬件加密技術,安全可靠保隱私。
此外,電子標簽樣式可定制,方案選擇靈活,比如特種行業車輛采用醒目的外觀設計,可對不同號牌樣式賦予車輛不同的通行權限,實現對電動自行車的分類管理。
射頻視頻融合 實時取證規范行為
通過RFID感知技術和視頻AI算法,可精準捕捉電動自行車闖紅燈、占用機動車道行駛、逆向行駛、超速等交通違法行為,參照機動車違法取證技術手段,圍繞對電動自行車違章“事前、事中、事后”的圖像取證,建立清晰準確的違法證據鏈,取證有效率達90%以上,解決目前針對電動自行車違章取證難的困境。以機器取代人力,大幅提升人工審核工作效率,實現24小時非現場執法,規范車輛駕駛人行為,降低事故發生率,保障交通安全、暢通、有序。
常態數據共享 智能分析支撐執法
數據支持融入交管六合一平臺,進行常態化數據共享,便于了解違章行為特點,為決策干預提供輔助依據。通過數據碰撞分析,及時發現套牌、篡改等異常行為,并支持對嫌疑車輛的研判分析、預警管控等,為交警執法、打擊電動自行車盜搶等犯罪行為提供數據支撐。
南京公安研究院將繼續保持電動自行車數字化綜合治理解決方案的領先優勢,致力于支撐數字城市綜合交通管理服務體系構建,服務社會治理、城市管理及民眾出行安全,不斷體現核心價值。
近年來,南京公安研究院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的公共安全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和產業賦能者,深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領域,“人證票物”快速核驗的智慧客運系統、24小時不打烊的政務服務自助一體機、讓數據多跑腿的微警務……研究院自主研發的高科技產品已涵蓋社會治理、智慧警務、智慧政務、智能裝備、智慧交通等方面。未來,南京公安研究院將秉承“讓社會更安全、讓生活更美好”的初心,立足國家戰略和行業需要,堅持自主核心研發,不斷推出優秀產品和解決方案,為公共安全產業技術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請繼續瀏覽相關產品與解決方案,或點擊右邊下載: RFID讀寫器和應用方案PDF電子版彩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