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實時標準數據倉庫架構及全景全天候的3D技術,多模塊液晶大屏實時顯示產線產能,“口袋牧場”App實時傳送全國18家牧場的環境數據……作為全國率先探索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的農業龍頭企業,浙江青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數字化“全副武裝”打造“青蓮未來牧場”,構建起涵蓋數字化育種、智能化動物營養工廠、數智養殖、數字生產、數字門店等環節的閉環體系,通過數據鏈接真正做到從種源到牧場再到消費者的無縫銜接。
打造智慧駕駛艙
智慧牧場18個,生鮮工廠13個,深加工工廠2個,品牌活躍門店1547家,全國門店數6156家……深耕生豬產業20余載,青蓮集團已經形成了包括“生物基因、良種繁育、飼料加工、生態養殖、屠宰生產、肉品加工、冷鏈物流、生鮮品牌、餐飲連鎖、文化旅游”的生豬全產業鏈布局,子公司遍布全國各地。如何將這個龐大的傳統農業產業“帝國”掌控于股掌之間,實現“養好一頭豬,賣好一塊肉”初心目標?
青蓮集團給出的答案是數字化!“我們以全產業鏈數字化改革,提升企業管理效能,加快發展步伐!惫緮底种行目偙O陳貞說。2006年,青蓮集團開始生鮮屠宰ERP的設計。15年來,從綠色產業鏈到數字產業鏈,再到智慧產業鏈,青蓮集團探索出一條三個階段交叉并進的全新農業數字化之路。于今,青蓮集團數字化改革的框架覆蓋智慧供應鏈、智慧辦公、智慧運營、智慧交易、智慧用戶5大板塊。
日前,記者進入青蓮全產業鏈的“智慧中樞”——智慧駕駛艙采訪。目之所及,一塊巨大的數字顯示大屏幕囊括了從養殖、屠宰、加工、物流、門店等全產業鏈數字體驗。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智慧牧場數據隨時可視調取,青蓮全產業鏈數字動態信息一覽無余。“這是青蓮集團戰略指揮中心及大數據分析中心,以行業一流、省內領先的標準,采用的全實時標準數據倉庫架構,全景全天候的3D技術!标愗懻f。
數字化養豬更科學
記者在青蓮食品養殖事業部采訪時看到,工作人員正通過手機“口袋牧場APP”查看牧場實時數據信息。這款APP是青蓮未來牧場環境網絡化監測系統的一個信息終端,系統由環境控制器、傳感器、報警器、牧場平臺軟件、電控器等組成,實現了牧場環境控制智能化。工作人員可以通過APP實時監測豬場的溫度、濕度、粉塵、氨氣量等,數據一旦出現異常,系統將自動報警,為工作人員精準控制牧場內環境提供參考。
未來牧場環境網絡化監測系統是青蓮食品探索生豬養殖數字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青蓮食品正在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為基礎,打造智慧生態一體化技術平臺,實現智能環控、自動飼喂、無人值守、機器人巡邏、遠程監控、自動清糞、空氣凈化等功能,同時打造一個智慧化動物營養工廠,從訂單接收、生產加工到裝運卸貨,全程實現自動化管理,做到安全養豬、無臭養豬、福利養豬、智能養豬。
“青蓮食品旗下牧場多,生豬存欄量大,采用傳統生豬養殖方式無法再繼續實施下去。比如去年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牧場生物防控形勢非常嚴峻,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盡量減少人跟豬的接觸,用數據跑代替人跑,才能大幅度降低生豬感染幾率。”公司總裁熊艷艷說,“青蓮數字全產業鏈帶來的成效,年產30萬噸的智能化動物營養工廠僅需要3名員工;每養殖1萬頭豬也僅需要3名員工,實現青蓮數字產業鏈綜合效率提升!”
數字賦能食品安全
在智能養殖設備展示區,記者看到了一枚硬幣大小的耳標,這塊小小的耳標植入了芯片,能記錄生豬每天的體溫信息、運動信息,可以在數字大屏上隨時查看到每一頭生豬的健康狀況,這相當于給每一頭豬裝上“健康管家”。通過電子耳標技術、GPS與RFID技術等,青蓮集團建成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讓每一頭豬、每一塊肉在全產業鏈的關鍵質量控制點中實現可追溯,全程溯源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豬肉是餐桌的主要肉食,不僅僅是要養好,更要從產業鏈環節的每個環節去做保障。青蓮集團在屠宰前運豬車配備喂食系統、恒溫系統、噴淋系統等;屠宰中引進丹麥SFK生豬屠宰線,按照出口歐盟標準,保障77道屠宰工序到位,提升肉品質量;屠宰后在全省率先實施“檢疫章”激光打碼,避免肉品污染。企業被授予國家豬肉加工技術研發專業分中心,旗下新興屠宰場成為我省唯一的全國首批生豬屠宰標準化示范廠。
去年底,青蓮集團的業務模式開始從2B向2C延伸,陸續上線了原始公社APP,全國品牌門店智慧系統、零售用戶系統,建設數字門店,顧客可體驗AI識別豬肉產品技術,感知豬場養殖、生豬屠宰、肉品冷鏈運輸等實時場景和數據,并可實時觀看智能化“膳博士”肉包全透明生產線,使豬肉可追溯上升為制品可追溯。6月底還將上線生豬認養APP,實現企業、產品、服務與消費者的零距離接觸。今年一季度,數字門店銷售額同比增長12%。
請繼續瀏覽相關產品與解決方案,或點擊右邊下載: RFID讀寫器和應用方案PDF電子版彩頁